第(2/3)页 临床经验更是丰富无比。 目前他指挥众人抢救的思路主要是对症治疗,努力提升患者的血氧饱和度,稳定患者的心率,提升血压,辅助呼吸等等。 这也是西医在临床上最常用的抢救思路。 哪个体征不好,我就帮你修正哪一项。 在紧急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这也是最容易见效果的一种抢救方式。 如果时间足够,还有更高级的抢救方式。 那就是抽丝剥茧,寻找患者的真正病因,然后予以治疗。 比如卢副主任目前查出颅内存在出血,那肯定要想办法止血,降低颅内压等等。你光是帮助患者升血压,或者加大呼吸机的辅助力度,有点缘木求鱼的味道。 周灿站在不远处看着,隔着五六米远的样子。他的诊断思路已经直接锁定卢副主任昏迷这一项。 凭借他的抢救经验以及与众不同的逆向诊断思维,本能的觉得昏迷的病因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引起昏迷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种,病理生理引起的正常意识状态障碍。第二种,正常意识状态的微结构与神经递质变化。第三种,正常意识状态的主要神经结构。 卢副主任出现昏迷的病因最有可能是意识状态的主要神经结构。 比如大脑遭受创伤性破坏,脑干因为颅内出血而受到严重影响等等。 甚至颅内重要组织的供血出现问题,也可引起昏迷。 主要神经结构分为三部分,大脑皮质,丘脑弥散投射系统,以及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 其中大脑皮质在撞击中遭受破坏,这是首先怀疑的诊断方向。 大脑皮质以脑裂、脑沟为界,分成十几个脑回或五个脑叶。 它们中间由白质神经纤维连接,胼胝体则是连接两个大脑半球。 如果是弥漫性病变,非常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所以,周灿觉得第一个应该排查的就是大脑皮质。 可惜他现在只是以探视的亲友身份呆在这里,根本不可能让他查看患者的检查报告与辅检结果。 也就只能看到这些明面上的数据。 比如血氧指数,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等等。 普通家属就算在这里也是看不懂那些仪器屏幕与表盘的。周灿属于专业人士,这才能够一目了然。 “先生,您的探视时间已经结束了,请出去吧!根据规定,家属进来探视,时间不能过长。因为这里面是无菌管理,您呆的时间过长,很容易增加病区出现细菌污染的风险。请您多理解。” 护士对他的态度十分客气。 她通过与周灿的接触,肯定能够感受到,周灿不是普通人。 “项主任,请问患者是什么时候做的中心静脉血压监控?” 周灿眼见马上就要走了,这时候,他从卢副主任的一些体征波动,以及最直观的目测结果进行快速综合诊断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卢副主任的昏迷很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 现在需要紧急抢救,很可能与医生在操作中出现了一些细小的疏忽或者失误有关。 护士没想到周灿胆大包天,直接向这里地位最高的项主任提问。 吓得她的脸都白了。 她不知道周灿为什么能够认识项主任,而且提出来的问题,相当专业。 此刻,她最想做的就是赶紧把这位‘爷’给请出去。 “先生,请您立刻出去,别在这里干扰医护们对病人抢救。” 护士的声音中略微带着一丝愤怒。 估计也是敢怒不敢言。 事前都跟这位家属说得好好的,怎么这样不懂事呢? 这不是给她惹麻烦吗? 正在指挥抢救工作的项非主任,此刻有点恼火。因为他发现惯用的抢救手法,在这个病人身上似乎失灵了。他暗自猜测,病人的伤势可能太重。 高坠伤者的抢救本就困难重重。 各种体内出血,内脏受损,短时间内根本没办法查明。 更别提由于体内出血,内脏受损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了。 抢救陷入困境,这时候,探视的这个家属居然向他公然提出问题,打断了他正在进行的思考。他的心中腾地升起一股怒火。 不过到底是久经沙场的老将。 从事临床工作多年,理智告诉他,轻易不能与家属起冲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