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难道一个看懂的都没有?” “影评大佬们呢,麻烦搞一下《恐怖游轮》啊。” 当天晚上。 关于《恐怖游轮》的一些话题就冒了出来。 很少有人评论这部电影好不好看。 反而都在求影评求解析。 可此时。 时间较短。 根本就没有哪个专业人士站出来。 有的。 也只是其他网友的先行理解罢了。 【凡星闪闪】:“看完这部电影,我忽然想起了一个小故事,大家都听过,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讲的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其实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从前有一艘游艇,游艇被风暴打翻,上面的人登上游轮,一个接一个死,然后再次重复这个过程,又一个接一个的死。” 【ahhoi】:“首先,我找不出来合适的词汇来形容这部影片带给我的感受,在游轮上黑衣人出现拿枪杀人时,我以为这部电影卖的是血腥场面,可看下去才发现,根本就不是这样,这部影片名字当中所提到的‘恐怖’实际上指的是女主展现‘分身术’时一天内心理世界的变化,从最初的登上神秘游轮到最后出车祸,一连串惊悚的事件在频频发生,而主角的命运则是在一个不算循环的时间线和灵异世界中重复刷新罪恶。” 【frankhero】:“有人说这部影片的循环方式是ababab,我不这样认为,因为按照这个逻辑,太多的地方根本就无法解释,反而我觉得是几个123123123的小循环,在这之上,还有一个123456123456123456的大循环在支撑着,我们所看到的这部完整的影片,其实只是循环中的一个小小片段而已。” 【木头兜兜】:“看完《恐怖游轮》,感慨颇多,命运发生是无法改变的,轮回和穿越也只能一遍遍的重蹈覆辙,这部片子的主题还是很清晰的,学会珍惜当下,而不是试图去更改过去。” 【凌筱天】:“本人一直对悬疑惊悚类的电影很敏感,但是每每看完一部片子,就会或多或少的对情节感到失望,要么是生硬的故作悬念,要么就是用血腥场面刺激感官,不然呢,就是一次次不厌其烦的精神分裂者制作噱头,可直到看完这部电影,我怕才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害怕,心理上的,没有多余的剧情,只有惶恐的眼神和环环相扣的剧情,当白倩文回到陆地上时,我真的以为一切都结束了,可是最后的车祸失忆画面却将希望残忍撕破掉,佩服导演和编剧的庞大想象力,让我感觉到了人对现实的无力感,对过往错误的悔恨感,如果人总是活在过去,不肯接受现实,那么就会像电影主角一次又一次的遭受自己心灵的炼狱。 说了。 又好像没说。 大批吃瓜群众围着看了半天。 无语极了。 大家都知道这部电影多牛逼。 问题是牛逼在什么地方。 细节在哪。 如何整体的串联起剧情。 这些才重要。 光在那谈观后感和一些循环模式。 没什么用啊。 他们现在要的是具体解答。 满脑子的问号了。 真的。 考试时都没这么的难受过。 这样的片子。 为了身体着想。 真不能连续看。 不然脑袋会炸掉的。 影评圈这点事。 有所应。 必有所答。 无非是快与慢。 粗糙与精致的问题。 写出第一篇关于《恐怖游轮》详细解析文章的不是别人。 正是段国章这位较为知名的大导演。 其实不是他的活。 但他这个人。 就有这么个毛病。 看见剧情精彩的电影走不动道。 非得要彻彻底底弄个明白才行。 或许是见猎心喜。 当晚他甚至没怎么睡好觉。 满脑子都在回忆片中剧情。 每个细节点上的前后碎片拾起来。 都让他意识到这部电影在逻辑上面严谨程度。 远超自身想象。 翌日。 段国章甚至连自己影片的首日票房都没怎么上心的去看。 就拿着小本本来到了电影院继续二刷起《恐怖游轮》来。 这次。 他看的格外专注。 视线并没有一直集中在白倩文的身上。 而是在注意除她之外的一些画面线索。 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就马上快速的记录下来。 但很可惜。 即便是重新看上一回。 他仍不能将心里的谜团全部解开。 但段国章也不气馁。 只要只有足够优秀的电影才会如此难以琢磨。 二刷不行。 那就三刷。 三刷不行。 再四刷。 总之。 他距离编辑的构思意图已经是越来越接近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