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充实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 眨眼间,周灿在骨外科规培的时间就结束了。他的正骨术,目前已经快要接近住院医中等水平。 骨外科给他的规培评价是极优秀。 也是十八个规培生里面,唯一获得这一评价的人。 下班后,周灿去药店买了一支老参。 那种十几万,四十几万的,他肯定买不起。 选的是三千档位的。 买好后,守在医院的职工停车场出口。 没过多久,符医生果然驾驶着一辆白色的本田汽车出来了。 周灿赶紧挥手拦住。 “周医生这是想搭我的顺风车吗?”符医生笑着问道。 周灿拉开副驾驶的门,直接坐了进去。 “这不是骨外科的规培结束了嘛!我明天就要去神经外科规培了,以后怕是很难再见到您。” 骨外科规培完毕,他的下一站是神经外科。 这不是他自己安排的,而是医院安排。 “哈哈,这是跟着我混了半个月,混出感情了吗?”符医生驾驶着汽车缓缓驶出医院。 挡在停车场门口,那是不敢想像的事情。 医院的职工,还没谁敢干出这种丧心病狂的事。 “不怕您肉麻,还真有那么一丝感情。只有咱们俩人,我也不拐弯抹角。刚被调到骨外科门诊时,我就像一个弃婴。您没有避嫌,让我跟着您学习正骨手法,这份恩情极重。都说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我看您的双鬓有了不少白发,平日想必十分操劳,这支老参是我的一点小心意,还望您别嫌弃。” 周灿顺势把那支老参放在了主驾驶旁边的杂物盒内。 “哎哟,咋还送这么贵重的东西咧?快拿回去。你的心意我领了。” 符医生连连推拒。 “不值几个钱。听说老参可以补精益元。我没别的意思,就希望像您这么好的医生永远年轻。可以造福更多的病人,带出更多的新医生。” 周灿送礼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这半个多月,符医生对他几乎是倾囊相授。 学的那些正骨术,哪怕开个诊所,也足够他受用一生了。 送上一支老参,应该能够很好的表达他的感激之情。 “我住在医院的宿舍,前面下车正好,请您停一下。” 周灿该送的礼,该说的话讲完。 立刻下车。 “以后有时间,想练习正骨复位手法,可以随时去手法复位室找我。” 符医生在路边慢慢踩住刹车。 周灿送的老参,已经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至少,符医生知道他是一个懂事的人。 “这可是您说的哈,只在手法复位室规培半个月,学习肯定不够。有时间,我可真的跑手法复位室再跟您学学。” 周灿大喜过望,打蛇随棍上。 看来老前辈们没说错,什么叫做知书达礼?光会读书还不行,还得会送礼才能得到上级的赏识。如鱼得水。 至少这支老参是送对了。 “哈哈,没问题。你这么好的帮手,我是随时欢迎。只要你来,我必倾囊而授。”符医生停稳车,周灿拉开车门下车。 “你调到骨外科门诊的当天,申主任其实跟我和池医生、单医生打过招呼,让我们多照顾你,别浪费了一个人才。” 符医生又曝出一件让周灿感到十分暖心的事情。 医院,也不全是勾心斗角,利益争夺。 还是有着不少有良知的医生。 “改天,我会好好谢谢申主任。谢谢您能告诉我这件事。” 周灿挥挥手。 “您慢点开,注意安全!再见!” 关好车门,看着符医生的汽车驶离,周灿这才笑着转身离开。 有很多医生,规培完了以后,与科室的上级医生之间基本没了联系。 一方面是自卑,不敢找上级医生交流。另一方面,上级医生多数高冷,不可能对每个规培生都和蔼可亲。 周灿既优秀,做人又谦卑,能得到诸多上级医生喜爱不奇怪。 真正搞医术研究的人,很少像谢主任那么算计。 因为在图雅医院,稍有本事一点的医生,收入都不会低。 他们遇到一些好苗子时,那是打心眼里喜欢。 周灿目前规培了两个科室。 急诊科自不必说,已经得了娄主任、谢医生两位大老赏识。这次到骨外科规培,又得了申主任、符医生、单医生、池医生等人的喜爱和关照,建立了情谊。 他在医院的人脉,正在一点点悄然扩展。 这对他以后的发展肯定有很大好处。 …… 第二天,周灿与金铭希一起到神经外科报到。 “老金,咱俩这缘份可真是不浅呐!一起考规培,一起进急诊科,轮转的科室都是这么相似。” 周灿笑着打趣。 “嘿嘿,确实是缘份。这次骨外科规培,时间就是太短了一些。要是有机会跟着关节领域的医生更深入学习,那就好了。” 金铭希抱怨道。 “规培就想把所有的领域学到精通,也就你敢想。咱俩能进手术室,已经是天大的幸运。想要学习骨关节方面的手术知识和高深理论,转为住院医后,你可以直接申请到骨外科进修呀!” 周灿给他支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