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德国军事顾问团-《永不解封的档案》


    第(2/3)页

    林凡赶紧回答道:“是!”

    今晚的指挥官是钟青,林凡需要做的是无条件地听从指挥官的命令。

    刚刚特种连的火力和打法,也让钟青队长增加了不少的信心。

    按照原计划,他们出城,只需要袭击鬼子离城门最近的营地就行了。

    见识到了特种连这样猛烈的火力。

    不只是钟青队长改变了原计划。

    就算是在敢死队的士兵们退走之后,漆黑一团的夜空下,那些受到攻击的鬼子营地,也不敢出来追击。

    钟青带着这一千多人继续向着鬼子的下一个营地摸过去。

    他严格按照霍师长的命令,对每一个营地的鬼子,只是打上十分钟,立刻就走。

    十分钟的时间,特种连的机枪射手们,能够打出去四个弹匣。

    只不过他们手里的机枪,在这样猛烈的,连续的射击之后,枪管必定会损坏的了。

    林凡倒是不以为意。

    机枪他们这两天的时间里面,已经从鬼子手里抢来了不少的机枪,不怕消耗。

    一个晚上,这支队伍袭击鬼子六个营地,一直到了黎明来临的时候。

    这才悄悄地踏上回城的路上。

    这个晚上的整个行动,竟然没有一个伤亡人员。

    让一直等候在南门处的霍守义师长欣慰不已。

    敢死队!得胜回城!

    就在二十八号的晚上,常凯申正在跟他的德国军事顾问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讨论南京保卫战到底应该怎么打的时候。

    他办公室里面的电话铃声响了。

    这是德国驻华公使陶德曼打过来的。

    电话里面,陶德曼向常凯申通报了最新调停的结果:日本人提出来五个条件:每一,常凯申必须下野。

    第二、整个华中五省自治。

    第三,日军拥有在上海驻军权,江苏为非军事区,双方都不得驻军。

    第四、南京政府的所有教材、报纸上面不许有抗战宣传,要多宣传友善。

    第五、取消贸易关税,日本军舰拥有沿长江自由航行的权利。

    听到陶得曼转达过来的这些和谈条件,常凯申表面上没有说什么。

    心中却早就怒火中烧,气得想要跳起来骂娘。

    末了,陶德曼请法肯豪森接电话。

    接完电话的法肯豪森,脸色相当不好看,他对常凯申说道:“校长,要不你们还是接受了日本人的条件吧!”

    常凯申看着自己的这个老朋友,不明白为什么,刚刚两人还在讨论南京防御,现在他突然就改变了想法。

    法肯豪森苦笑着说道:

    “日本跟德国、意大利三国军事联盟。

    我们在贵国的军事顾问团,在日本人的眼里,威胁到了他们进攻的脚步。

    已经多次向我国提出抗议,要让国内把整个军事顾问团调回国去。

    不许我们继续帮助南京抗战了。

    如果我继续这么做,国内将会对我的家人动手。

    刚刚国内要求我对常先生转达的话,我已经说完了。

    常先生,接下来的战役需要你们自己想办法了。”

    常凯申当然明白,法肯豪森是非常同情和支持南京政府的。

    只是他作为德国人,特别是家人还在德国的情况下,对于国内的命令,必须要执行。

    对于陶德曼刚刚提出来的调停结果,常凯申当然不可能答应。

    对于法肯豪森转达的口令,常凯申当然也不可能答应。

    但是他也不愿意放法肯豪森就这么走了,他苦苦请求,但是法肯豪森无奈地对他说道:“将军!我的家人还在国内,我不能够不顾他们的死活。”

    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从一九三五年当上常凯申的军事顾问后,一直就在为抗战做着准备。

    他花了三个月时间从长江下游一直考察到长江上游。

    提出了当时的南京政府最大的威胁来自日本。

    并且明确指出:两国之间的制造业和军事实力相差太大。

    如果跟日本作战,只能够执行步步抵抗,用空间换时间的办法,把整个战争的时间延长。

    用漫长的战略纵深把日军拖垮。

    同时他提议:南京政府应该立刻组建现代化军队,修建自己的军工厂。

    在上海与南京之间修建要塞和堡垒,用来抵抗来自海岸的进攻。

    吴福线、锡澄线、江阴要塞就是这么来的。

    并且这两条防线上的许多堡垒位置法肯豪森还亲自去看过。

    事实证明江阴要塞用来封锁长江,确实是起了作用的。

    日军海军跟南京政府的海军实力之间的差距,比起陆军之间的差距还要强大上许多倍。

    但是它们的海军舰队,在江阴要塞已经被挡住了三个月之久,还是寸步未进。

    原本吴福线、锡澄线上这两条线上的国军精锐有十二个师。

    就是用来防守这两条国防线的。

    常凯申在战役吃紧的时候,全部拖上去作战去了。

    这也使得这两条原本计划可以坚持至少二年的防线,仅仅支撑了不到半个月就失守了。

    这个责任,肯定不是法肯豪森的。

    就在十一月二十四号那天,常凯申一直期盼的九国公约大会终于通过了一份不痛不痒的《九国公约会议报告书》作出了如下声明:

    强调九国公约和平原则的有效性、必要性和普遍适用性,要求中日双方停止敌对行动,采取和平程序。

    这就是从十一月三号开始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由中、美、英、法、苏等19个国家参加了会议历时三个星期讨论出来的结果。
    第(2/3)页